配资平台费用低 叶剑英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预见

发布日期:2025-02-09 01:01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配资平台费用低 叶剑英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预见

文/郑林华配资平台费用低

1938年,叶剑英 (右)与叶道英在武汉

叶剑英年少即有大志,面对清末民初国家贫弱、民不聊生的衰乱之世,他立志为“苍生乐大同”而奋斗。中学毕业后,他考入云南讲武学校,在紧张的军校生活之余,仍然不忘教诲弟弟叶道英。他在给叶道英的信中写道:“天下混乱,乃英雄吐气之时。有胆识、有军事学问者为前驱。有文才、有谋略者为后盾。”警语连篇,语重心长。这既是叶剑英抒发平生抱负,用以启示弟弟练文习武,立志报国,也是他对乱世时局的深切洞见。

从讲武学校毕业后,叶剑英追随孙中山,拥护国共合作与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三大政策。他先后参加了东征和北伐,在战争中显示出过人的才干,深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器重,甚至被视为蒋的嫡系。

1926年11月,30虚龄的叶剑英被蒋委任为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。然而,当蒋介石背叛三大政策、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时,叶剑英毅然抛弃每年光薪水就有20万块大洋的师长职务,选择了一条与个人荣华富贵完全相背离的道路:通电反蒋,并在1927年7月白色恐怖最严重之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当时他做出这个常人难以理解的抉择,一方面是因为感觉中共才是真正救国救民的革命党,这与他的人生理想高度吻合,另一方面是认为国民党虽然当时形势大好,半年内即打下半壁江山,是中国当时唯一的执政党,但“享乐腐化,必然失败,共产党朝气蓬勃,必然要胜利”。可以说,这是叶剑英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预见。

国共第二次合作后,1938年,叶剑英回到广州进行统战工作,并利用治病之机看望家人。叶道英当时想去延安学习,但叶剑英觉得母亲年迈又有病,需要叶道英耐心奉养并照顾一家老小,便没有答应。当叶道英问及时局发展和国共两党前途时,叶剑英打比方说:“国共两党正如两个人赛跑一样,谁进步,谁跑在前头,预计十年内即可见分晓。”虽然当时中共的实力远远不如国民党,但叶道英听后如拨云见日,顿时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。

叶剑英对国共前景的预见并非偶然为之,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判断。1944年,叶母病逝,由于当时通信不发达,叶剑英并不知晓。此时家人正好收到叶剑英给母亲的信。信中说:“母亲,尔今年七十三寿高龄了,我很抱憾,当尔六十一寿辰、七十一寿辰,都不容儿子为母亲祝寿,希望母亲长命活下去,当尔八十一寿辰时,那时将是新中国,我就一定能在尔的身边,为母亲祝寿了。”

抗战胜利后,叶剑英参加了国共和谈,1946年又担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。国民党仗着巨大的军事优势想一举消灭共产党,谈判随之破裂。1947年2月,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撤离北平前,叶剑英在北平饭店向各界友好人士话别。他坚定地说:“我们离开北平只是暂时的,我相信,过不了几年,我们一定会回来的。”那些为中共代表团服务的工友都含泪不舍,纷纷问道:“你们什么时候回北平来呀?”叶剑英满怀信心地告诉他们:“我们是一定要回到北平来的,少则三年,多则五年,到那时,北平永远是属于人民的了!”

中共代表团离开北平前,九三学社在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薛愚的寓所以家宴形式为他们送行。中共代表团随后举行告别与答谢宴会。叶剑英告诉九三学社的朋友们:“美蒋不讲信用、不愿和平。我们同蒋介石手对手、脚对脚地来往许多年,对他是深有所知的。蒋介石虽然有美国撑腰,但他是外强中干。我们一定会胜利。不出两年,我们还会回到北平!”

战争形势的戏剧性变化证实了他的预言。果然不到两年配资平台费用低,1949年1月,解放军开进北平,中共第一任北平市市长即是叶剑英。